问题1、父母要做什么关于幼小衔接的预热活动?
答:譬如说让孩子培养整理书包的习惯、给书本分类的习惯,还有握笔姿势的正确办法和坐姿、一些像跳绳之类的运动练习等。
问题2、好的学习态度有什么?
答:1、好的倾听习惯。父母可以通过平常给孩子讲故事之类的办法来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。2、掌握整理书包。上小学和婴幼儿园非常大的转变就是一下子多了不少课本,上课的时候,不少孩子早早就从书包里掏出了书本筹备好,而没培养好整理习惯的孩子依旧在书包里搜寻书本,等老师叫学生把书本翻到第几页时,那些还是找不到书本的孩子就跟不上步伐了。
问题3、孩子上了小学后,如果在家做作业磨蹭,譬如隔一会儿说上卫生间,隔一会儿又说“肚子饿,去吃点东西”等。如何解决?
答:1、让孩子较早形成好的时间定义,譬如说告诉他吃一顿饭需要多少时间,唱完一首歌一般需要多少时间等,强化孩子对时间的定义,就能让孩子有意识地在规定时间内做完作业;2、和孩子好好交流,一块合理地安排他的作息时间;3、留给孩子足够的自由空间,如此他就不会产生逆反心理。
问题4、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态度又不至于打击孩子的学习兴趣?
答1、有时孩子不好的的学习态度其实是父母导致的,譬如有时老师给孩子布置了一个小时的作业,父母发目前家一个小时过去了,时间还空出一个小时,就会让孩子再做一个小时的额外作业。久了,孩子会发现爸爸妈妈的这个习惯,他可能就掌握应付了,本来一个小时就能完成的作业,他故意拖拖拉拉地做了两个小时。父母的这种“过犹不及”的做法有时反而容易致使孩子的不好的习惯。
答2、父母必须要掌握鼓励孩子,譬如说邻居的孩子考了97分,你的孩子只考了90分的时候,就不要拿我们的孩子跟其他人的比,要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与众不同的。当孩子说“我长大了想当飞行员”的时候,你也千万不可以打击他说:“就你如此,必然会从空中掉下来!”不可以打击孩子,要了解每一个孩子都有我们的想象空间,这类看上去幻想的东西将来就是他努力的动力。给孩子一个开心的心态对培养学习兴趣是非常有必要的,掌握常常鼓励孩子。
问题5、怎么样调整孩子的不好的坐姿和不好的的握笔习惯?
答:我教小学一年级的时候,发现不少孩子刚最初握笔写字都非常开心,他们都想:“终于可以握笔写字了!”但仔细一看,一个班级里,学生们哪种握笔姿势都有,横的、竖的,还有一手握笔另一手帮忙推着写的。这类不好的的握笔习惯必须要越早矫正越好,班级里学生多,老师非常难一一矫正,这就需要父母的配合。假如不好的坐姿和不好的握笔习惯培养长久了,再慢慢矫正就非常困难,最好是当孩子刚学写字的时候就教他正确的做法。
问题6、上小学以前,需不需要教孩子认不少字?需要提前学习书本常识吗?
答1、其实一年级的课本还有不少和婴幼儿园学习态度相近的地方,譬如不少语文课本有插画,孩子们可以参考插图去理解课本。我觉得,过早地教孩子太多课本储备常识是没必要的,小学老师完全会依据孩子的具体状况去备课、教学,父母只须把认字的担忧交给老师就好了。
答2、对孩子来讲,上小学前掌握写我们的名字和一些简单的数字计算是有必要的,譬如考试的时候假如孩子不会在试题上写名字,那就非常耽误时间,但拼音书写之类的完全不必提前让爸爸妈妈教孩子,这类教育应该留给小学老师,老师会系统而科学地去教学,万一父母教错了,到时候纠正反而麻烦。
问题7、在教育孩子时,爸爸妈妈的看法不同如何解决?
答:若是关系到大是大非的事,爸爸妈妈亲的看法在孩子面前是需要一致的,譬如告诉孩子不可以说谎。而对于一些事物的怎么看,不必完全统一,一个人喜欢红色,一个人喜欢绿色,都是非常正常的,保留个人喜好等不同看法,更能够帮助家庭的民主氛围。